周末,我正在天津忙着,手机忽然响起来,是个陌生号码,里面的声音很年轻也很陌生:您好,我是X,您还记得我吗?
那一刻我几乎要把它当成是跟诈骗电话给挂掉,因为我根本不记得X这个名字,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我不认识。你有什么事吗?我问。
我给您打电话,是想还您的钱。那个年轻的声音说。
还钱,还什么钱?我很纳闷。
不知道您还是否记得,我在几年前曾经在微博上求助,因为我爸爸得了白血病,那时我还在读大学。后来您曾经捐了我一笔钱,我现在想和您确认下账号,把钱还给您。
X的话让我非常诧异,一方面是因为我已经完全记不得这件事,另外一方面是居然还会有人过了这么些年真的要还别人的捐款……这真的是现在这个时代还会发生的事吗?
当X完整地说出了我常用的银行卡号,还有汇款时间时,我已经相信这事是真的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下意识地问,你父亲现在身体恢复了吗?
X很平静地告诉我,当时他在微博上求助,很多人帮助了他,父亲也因此渡过了当时的难关,又撑了两年,但是因为病情太重,最终还是在去年去世了。而他自己也已大学毕业,现在在北京工作。“现在情况好些了,所以我想把当初借的钱,都还给大家。”
我听了后很感动,说不用还了,小兄弟,你好好工作,把家里照顾好就可以了。X坚持说一定要还,“我知道您不图什么,我很感谢您,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我父亲不可能多活两年。您一定要收下,您可以用它再去帮助其他需要的人,这样也算是您的爱心一直在传递。”
其实以X刚工作的情况,收入应该不多,我说这样还款你的压力不大吗?他说慢慢一点点还,没什么的。唯一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很多人当初捐款时没留联系方式,已经联系不上了,“我还在想办法找他们。”
电话通完五分钟后,银行短信响起,除了那笔钱之外,还多出来10%。X的汇款留言写着:两年每年5%的利息,谢谢您。
那天一直忙到很晚,终于空下来后我开始查以前的微博,花了很多功夫,终于找到当年X那个求助贴,发于三年前的2012年9月。这时我才知道,X的求助帖在当时的微博引起了很大关注,北京青年报、法制晚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对“大学生微博募捐救父”做过报道,很多人伸出了援手,但是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在捐助的时候,都没想过这个年轻的大学生真的有这么一天会来送还捐款!
在那个帖子上,我看到了当时看过就忽略,现在却最让我动容的一段话——
“……虽乳臭未干,但我以人格作保向您筹借善款。因为哪怕仅仅是一块钱,一毛钱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您给我一个详细的账号,我会在3-5年内把钱打给您。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无论我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是工作的变动或升迁,我都会及时将我的联系方式和所有情况公开,不会让您找不到我。毕竟您的任何一分钱都凝聚了您的辛勤汗水,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不劳而获。真心谢谢您了!前一段时间,村里的父老乡亲为父亲捐助,母亲就说过,如今我也同样申明:您的借款中,家里不富余的不要,家里孩子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在家的不要……”
原来这孩子当初就是说的是借!
原来这个年轻人只是在完成他当初的承诺!
这个忙乱而又现实的时代,我已经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比完成自己的承诺更宝贵的事,哪怕它已经被人遗忘!
三年前的新闻链接
核心提示
许涛,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他的微博也曾经默默无闻,却实现了网络救父的梦想。
和许许多多成功的网络救助样本相似,以实证的材料、承诺还款、捐款公开赢得网友信任,以@大V、名博转发扩大影响。
许涛的父亲是幸运的。让更多身患重病的人感到幸运的是,中国的大病救助制度已经破冰。
日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相关救助、帮扶政策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大病保险补偿的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曾有一位“对微博体系比较明白”的“大V”(加“V”认证的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微博——记者注)对许涛断言,他依靠微博求助筹集善款“能到10万、20万就不错了”。而截至10月2日,许涛这名23岁的大学生为了救治患病的父亲,通过网络募集善款321331.4元,其中,仅通过微博就筹集28万余元。目前,善款还在不断汇入许涛的银行卡。
许涛开始在人人网、QQ、淘宝网以及微博上进行网络求助时,实属迫不得已。今年5月,他的父亲突患急性髓系M1型白血病,巨额治疗费让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变得束手无策。
为了救治父亲,作为互联网上一名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这个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大四的学生通过1万条微博,在几个月时间里向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筹集了三十余万元“救命钱”,创造了又一个互联网救助的“神话”。
“资料翔实,表达得体,承诺还款,捐款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互联网上有人这样解读许涛创造的这一互联网“神话”。而网友“果然突然”更视这一微博救父之举为“一个很好的求助样本”。
10天之内,淘宝网店卖出15000元“爱心”
“当时我感到似乎所有的求助之门都关闭了。”许涛这样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形容父亲患病后的心情。
今年6月1日,许涛的父亲——许立田被确诊为急性髓系M1型白血病。得病之前,这位天津市宝坻区郑庄子村的农民和妻子投资9万元建了一座养鸡场。夫妇俩每天起早贪黑忙活,除去供两个儿子上学的花销,还攒下了4万元。
但患病后,两次化疗就花去家里的4万元积蓄和找亲戚东拼西凑借来的11万元。为了接下来的化疗费用,许家正准备出让作为家里唯一经济来源的养鸡场。
许涛说,虽然父亲参加了新农合,但很多治疗必需的药品都不在报销范围内。“第一次化疗花费7万多元,只报销了16000多元。”
听说民政部门有对大病的救助,许涛和母亲就去找了所在的宝坻区清河镇的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让他们把材料和证明留下,至今也没有消息。“对方告诉我们要盖5个章,一时半会儿是办不下来的。”许涛说。
但父亲的病不能等。许涛联系了当地媒体,但这条呼吁为许家捐款的新闻在当地电视台播出后,却并没有引起舆论的关注。
许涛还给红十字会等各种慈善基金会打过电话,寻求帮助,但收效甚微。有慈善基金会表示,他们有对白血病人的救助,但只针对未成年人。
“这个时候,我真是绝望了。”许涛为此偷偷掉过眼泪。“救父亲只能靠自己了”,而他所能想到的最快捷、高效的方式就只有网络求助了。
7月12日,许涛的淘宝网店开张了。店里的“商品”只有一种——每份1元钱的“爱心”。网店网址被许涛链接到了他位于人人网和QQ空间的求助帖中。
随着帖子被不断分享和转载,他的网店“生意”也日渐兴隆。
虽然“买家”多是学生,尽的也多是几元、几十元的“微薄之力”,但10天时间,许涛就卖出了15000元的“爱心”。
然而好景不长,7月22日,许涛的网店因“所卖商品违背淘宝交易规则”而被淘宝网关停。“淘宝无法确定募集的钱用来干什么,所以不允许这种个人的募捐行为。”许涛告诉记者。
增强求助可信度:晒信息求信任
网店求助之门关闭了,许涛却又打开了微博求助之窗。
7月16日,由于担心网店募捐出问题,许涛已把求助主战场转移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
在其名为“北京化工大学许涛”的新浪微博中,9月20日,“甜豆儿5139”却对许涛的微博求助表达了质疑。“甜豆儿5139”强调:“兄弟,现在骗子太多,不得不防。” “甜豆儿5139”希望以此向许涛解释他的疑虑。
“从首次发布求助信息到现在,质疑一路伴随。”对此质疑,许涛倒表现得颇为理解。
许涛知道,微博毕竟不同于QQ空间和人人网。“因为在QQ空间和人人网看到帖子的都是我的同学和朋友,或者是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通过这样一种关系网传播出去,会更容易让人信任。”
就读于天津一所大学的单慧杰正是通过人人网看到许涛的求助帖子,她表示“没有怀疑”,而信任许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有很多共同好友”。她向父母提及此事,父母立即给了500元让她“多捐点儿”。
记者注意到,到淘宝店网购“爱心”的网友在留言时总少不了称许涛为“学长”、“校友”等,显然这些通过人人网、QQ空间了解此事的“买家”都直接或间接了解认识许涛。
但微博中不存在这样的熟识度。 “北京化工大学许涛”对于绝大多数网友来说,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甲”。
早在今年4月,许涛就开通了微博。不过仅限于偶尔转发励志语录和搞笑图片,抑或抒发对大学生活的“小心情”,其留言从未超过30字。
7月16日,许涛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字数首次破百。但他觉得“140字都很难把事情说清楚”。
8月6日,他将父亲的照片和父亲病情诊断证明书照片上传至微博,以求“有图有真相”。
8月12日凌晨,许涛发布了自己的首条长微博,其中有自己和母亲的手机号、父亲的诊断报告、村委会证明书、父母和自己的照片、身份证照片以及支付宝和银行卡号。
许涛觉得这还不够。于是,9月8日他将自己的学生证照片放入长微博。
9月18日,他又在长微博中加入了自己江姓辅导员老师的手机号和学校出具的在读证明照片。他还找通过认证的“北化人论坛”帮忙向网友证明“这件事确实是真的”。
即便如此,前几日一家公益组织在向许涛表达了捐助意愿的同时,也指出:医院的诊断证明书过于简单。
不过许涛认为,不断“晒信息,求信任”的努力也是卓有成效的,“毕竟现在质疑求助真实性的已少多了!”
渴望被关注被帮助,坚决不“哀求”不“乞讨”
“他,外地打工15年,从没为自己买过零食,每年回家3次,却从不忘带‘娃哈哈’给我;归家养鸡10年,5点半起床,凌晨才休息,却从没一声累,一声怨;舍不得买保险,只为省钱供儿子上学、改善伙食;身患血癌,宁愿不医治也要让我继续学业;面对死神,脸上却无一丝愁容。
叫我如何回报您,我的父亲?”
在许涛看来,9月18日9时25分他最新发布的这140字求助微博,相较之前以 “我是许涛”和“向大家求助”开头的,更有细节,更能引发共鸣,也更易受关注。
从7月16日开始微博求助到现在,3个多月时间里的每一天许涛的心都悬着,他害怕微博没有得到更多的转发和关注。为了抓住这“最后一根稻草”,微博开头是用“大家好”还是“您好”都让这个理科男颇感纠结。
他觉得既然是求助,口气一定要客气委婉。每@一个人,他都恳请他们“帮帮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的父亲!”因为“虽不相识,却存共理:大爱无言,父爱如山。”之后不断“谢谢您!谢谢!谢谢!”
虽然渴望被关注和转发,但许涛坚决不允许自己的口气变为“哀求”,就像当初为了增强可信度为一向不爱拍照的父亲照相时,父亲露出的一脸“轻松”笑容。这位病人不容许照片上的自己满脸痛苦,甚至“不能拍闭眼的”。
在微博中,许涛特意重申了前段时间父老乡亲为父亲捐款时母亲说的话——“您的借款中,家里不富裕的不要,家里孩子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在家的不要。”
对于捐款情况,许涛做了详细记录,并在博客和微博上公布。他声明“以人格作保”筹集善款,希望捐款人能给他一个详细账号,会在3至5年内还款,他还特别说明“因为是借,我承诺每年支付5%的利息给您”,无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是工作变动,都会及时将联系方式和情况公开,“不会让大家找不到” 。
记者注意到,一位网友在捐款后留言希望许涛信守承诺。这位网友表示:“并不在于这钱财”,而是“对于我们继续信任这个社会很重要。”
许涛告诉记者,微博募集善款让他没有“乞讨”的感觉。“因为互不相识,转发与否、捐款与否都是出于自愿。”
而在微博上,这急需帮助的一家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与自尊,同样打动了一些网友。看到许涛一家三口的照片时,“小熊宝宝洛珞”说“看到他们三人的眼神,自己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那么纯粹,善良,朴实。”
同时,有人转发时会说一句“希望更多人看到,祝福你和你的父亲”,还有人为他们打气:“加油!都会过去的!”这样的留言,无疑会让许涛倍感温暖。
“大V”关注成“拐点”,治本之策在制度完善
至今,许涛还记得8月14日凌晨4时13分,他微博求助出现“拐点”的那一刻。
当时坚守在电脑前,一直挑灯夜战在微博上忙于@名人的他,突然发现拥有250多万粉丝的作家慕容雪村转发了他的求助长微博,随即许涛微博界面便不断出现@、评论、私信提醒。一个多小时后,有着170多万粉丝的演员秦岚也转发了这条求助微博。
8月14日当天,许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8000元。“查卡里的钱时,我吓了一跳。”他觉得父亲有救了。
接下来的几天,那条微博被不断转发,平均每天银行卡都会收到3000多元的汇款。9月1日,微博认证身份为“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的徐小平转发又引起了另一个捐款的小高潮。
集结着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力量的微博此时似乎成了许涛一家的“救命稻草”。而这种“神奇”作用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网络名人的关注和转发。
对于名人效应,许涛早有认识。之前,他每天转发自己求助“长微博”时,都会@一位“大V”。
但其实“大V”们对此类的求助微博的转发却慎之又慎。
拥有70万粉丝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表示,虽然相信多数求助微博是真实的,但却很少转发。“因为核实困难,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便不想不负责任转发。”偶尔为之的也仅限于经过加“V”认证或者认识的人发布或转发的求助微博。
免费午餐发起者、媒体人邓飞的新浪微博粉丝数为240多万。由于“一转发肯定有人会捐款”,对于自己每天收到的求助私信或@,他一般会交由志愿者核实,某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则会介绍给媒体。经过核实后,他会有选择地通过自己的微博公开转发。邓飞坦言:“需要帮助的人实在太多。”
许涛为求助微博被“大V”关注转发感到庆幸的同时,一想到如果自己的求助微博当初未被“大V”留意而关注者寥寥,就不禁“冒冷汗”。“毕竟很多像我家一样面对大病一筹莫展的家庭发出的求助帖,因为信息核实困难未能有幸得到名人的转发,最终被淹没在互联网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展江表示,一些重病大病患者,当没有足够支付能力进行治疗时,在正常渠道无法获得救助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微博自救。“此种情况下的微博求助,是对社会医保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不足的无奈之举。”他认为,对大病重病无钱诊治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全民医保、大病医保制度的完善。
记者注意到,有多位网友在转发许涛微博时也纷纷留言:“希望大病医疗措施早日出台”。
“这种病,能让一个小康家庭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如果没有更有效的救助机制,像我家这样的悲剧将会不停上演。”许涛感慨。在微博上,他认识了很多有成立救助基金意向的人,而他也希望努力推动成立第一个“成人白血病救助基金”。不过对这个想法的实施,许涛实话实说:“但要等自己的事情先解决。”
虽然担心微博求助之窗不知何时也会因“无法确定募集的钱用来干什么”的原因而被无情关上,但对父亲治疗费用所需的近三十万元缺口,许涛目前也只能通过微博募集,好在如今捐款仍持续不断地被汇入他的银行卡。
就这样,这个23岁的小伙子每天心情复杂地坚守在电脑前:焦急着、担心着,也感动着。